目前分類:兒童國度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過年期間,台灣各地有許多景點都充滿了遊客,與其如此具有教育性的美術館是你的不二選擇,

今年高美館的兒美館在初三有一系列的闖關活動,結合現在館方展出的特展作結合,讓小朋友更

了解作品的意涵,請大家共襄盛舉囉!把美術館的官方資料貼上來給大家知道,或許現在報名還來

得及喔!



色彩的嘉年華會

緣起:

寫春聯、舞龍舞獅再也不是春節唯一的活動了!隨著當代多元文化發展,傳統的春節活動再也不能滿足現代人的視覺感官經驗。因此,高雄兒童美術館特地結合「掉進色彩的王國」一展,規劃「色彩的嘉年華會」,邀請你與家中的小朋友共同進入多采多姿的色彩世界,裝點年節氣氛,過個「好色年」。

活動內容:

總共有五個色彩遊戲。遊戲完成時記得找站長蓋印。蓋滿三個遊戲戳章,就可獲贈小禮物!圖釘的勞作遊戲具危險性,務必請爸爸、媽媽協助,家人同心齊力完成。當日請穿著輕便服飾,方便勞作。

遊戲內容:

第一站:色彩派對
在身上畫彩虹,派對開始囉!

第二站:玩陀螺
做個會變顏色的小陀螺。轉轉轉,變成什麼色?

第三站:我是小小藝術家
過年囉!在中庭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

第四站:圖釘銀海(限小學學童,並需有家長協助)
圖釘能做什麼?玩造型,做一張閃閃發亮的圖畫!

第五站:遇見草莓森林
彩色軟管做張色彩畫,掛在家中喜氣一整年!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活動地點:兒童美術館
指導藝術家:林建佑
活動日期:97年2月9日(星期六,大年初三)
活動時間:下午1時30分-4點30分。
報名方式:現場1時15分報名,120個名額額滿為止。
參加對象:以家庭為報名單位,每個家庭需有5-12歲的小朋友,方有報名資格。請家長全程陪同參與活動。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一的時候,幫老師做了一些事情,讓我開始著迷在兒童這個國度,2004年的冬天我南北奔跑,

但是這份辛苦是快樂,因為他帶給一群大小朋友不限地快樂,這是哪一個國度呢?
這就是位在台中國

立美術館
國美館在
2004年重新整裝出發,整體建築與以往大大不同,新舊朋友對他都

有不同的觀感,但是整體的建設多了份國外博物館的理念,整體建設與空間有較多的發展,而

在軟體部分多了讓民眾可參與的機會,在面對美術館二樓的東邊,有一個小小獨立的空間,雖

然它還是屬於實驗階段,但是因為這個實驗階段,他發展了之後更好的空間,之後在

兒童國度
()加以介紹,這個小小空間叫做兒童藝廊,他僅有2個展期的壽命就結束了。

因為館方有更多的規劃,我也相信因為如此現在的新空間更得我所寵,展覽

初期是以「
ART & PLAY
」作為策展主軸,將館方的典藏品加以活潑設計成適合兒童學習

的展示,其中更搭配布魯格爾的《兒童遊戲》加以對照中西文化的不同。

這次展出的主題主要是以國美館典藏品"謝萬棟"的膠彩畫作為主軸,坐了橫向與直向

藝術史的發展.從圖像解釋比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並且了解畫家如何來詮釋一件作品,於是

將畫家當時的玩具展示於現場,讓新一代的學童了解不同世代所操作的玩具.

        另一角落是讓小朋友來實際體驗畫家如何來描繪人像,透過現場佈置好的場景,體會一下畫

中人的心境.現場也搭配許多不同主題的學習單,提供教師和學童共同參予討論.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年1月南台灣第一座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美術館,這是座落在高雄美術館北後方的閒置空間,館方

當初的理念是將位於內惟埤文化園區北方,由原本「遊客中心」加以整修,包括三層樓主體建

築及戶外景觀花園,是一座兼具文化、藝術、教育、休閒、遊戲的生態景觀園地。
美術館人

潮最多的莫過於
戶外長約50公尺的沙坑區,則可以提供小朋友盡情玩沙、遊戲。

        一樓的嬰幼兒空間,首展主要為學齡前兒童所規劃為一系列以「花園裏躲貓貓」作主題的教育

展示空間,這是由藝術家李明則所繪製的空間,
以大幅創作營造出花園的氛圍,透過生活化題材,

運用色彩、線條、造形與空間等元素,讓小朋友宛如躲藏在一座小型森林裡。

        2樓展區「I & ME」作為策展主題,希望透過展示品,讓孩子看見自己、發現自己,進而認識自

己、了解自己,並藉此讓孩子學習藝術家(例如梵谷、卡羅...等)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自己。
這裡利用

鏡子(如哈哈鏡,可以見到自己忽大、忽小、忽胖、忽瘦的神奇效果)、拼圖、塗鴉的方式引導小朋友

認識自己,看見不一樣的自己,進而了解藝術家們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而牆上擺放的木製人

偶,目的是要透過動手操作的模式,體驗肢體的律動。
       

2樓另一個展示區則以「不一樣的觀看世界」策劃主題展覽,進入展覽室前的圖地反轉,是一個大花瓶

狀的展場入口,但是有人看到的卻不是花瓶,而是兩張側邊臉正歡迎著您,經由視覺中的線條、色彩、空

間、造形所造成的錯覺、錯視、變形與透視,讓小朋友體驗不同的觀看視野,並了解藝術家如何透

過這些視覺變化影響觀眾的觀看心理。    
       

        
中庭由許多藝術家的作品所構成,一進入口處由就可以看見藝術家劉育明以「天馬行空」主題創作出

的遊樂園,地上漆上了天空雲朵的圖案,小朋友可以騎著裝有各式翅膀的腳踏車,穿越時空的任意

門,彷彿在天空騰雲駕霧一般,空中還吊掛著許多蝴蝶、鳥兒,將整個中庭裝點得更加熱鬧。展出

期間我老弟也帶著女朋友趁機偷偷跑去玩了幾次,中庭角落是由藝術家王文志的作品「迴龍不是

龍」,迴龍不是一條龍,利用藤條、竹子為素材,製作出一條由一樓延伸至二樓的走廊,當小朋友

置身其中時,可以細聞自然的氣味,而透過藤條編織的
隙縫,也可感受到光影微妙的變化。
    
  
       如果你是從兒創館後方進入,你會看到一個很大的看板,上頭寫著"一顆淘氣的星星 趁月亮媽

媽不注意 咻一下 偷偷溜出去玩耍"
,這是美術館最大的目標,美術館目標是讓學童可以有個長久

學習的環境,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理念,教育是連綿不斷地。如果大人總是一時的興致,我想小孩

的學習是有限的,大人也是需要被教育的,因為在這個空間裡看到許多和館方理直氣壯的大人,真

令人頭疼,這裡不是遊戲間也不是你家客廳,怪不得許多作教育的前輩對台灣的教育一直保持保守

的態度,如果今天設身處地想想,我們是如此的幸福的一群才能擁有這個空間,不是嗎?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
月中的某星期天,起各大早和友人相約在信義誠品,好久沒有在假日早起,這年來星期天可

說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子,一到六不是要上課就是要上班,想做點屬於自己的事真的要百忙中抽

, 這次為了論文還是得早起,主要是想避開東區恐怖的假日人潮,特地坐了公車,沿路經過尚

未出現人潮的信義路,體會一下悠閒的感覺(但今天的天氣不怎麼晴朗),目的地也只有一個-


童探索博物館
, 為了論文陸續參觀過台灣大大小小屬於兒童的展示空間, 去年暑假也走訪了一

趟巴黎,或許內心中還是充斥著童心,希望美術館每天都有好玩的新玩意, 但是自己心有餘而力

不足,因為身體開始懶惰了,動不動就容易疲累
.

        這一天的博物館還真是準時呢?真的11點才開門,我們10點半就在樓下的書店亂血拼了,

見樓上遲遲不肯開門,等我發現樓上已經大排長龍了, 或許大家都想避開下午的人潮, 還有便宜

的票價(說便宜還真不便宜了,特惠票是150,正常大人要250,小孩要300), 老實說還蠻諷刺的,

在台灣貴一點的門票似乎才會有觀眾, 每每都是大型展覽或是國外來台展出的藝術品, 才會見

到人潮,要不平時到美術館或是博物館, 還真的可以用小貓兩三隻來形容, 但是現在的美術館觀

眾多一些, 原因是美術館或是博物館開始和學校合作, 所以有較多的學校團體帶領小朋友去參

, 也使得現在的美術館逐漸以觀眾為主來規劃展覽, 過去僅是美術館何典藏就展覽現有典藏

品給觀眾欣賞, 導致大家也就走馬看花的走完一遍, 原因是興致缺缺,而兒童是未來美術館觀

眾的來源, 所以當國外美術館陸續規劃了許多的兒童空間時, 台灣尚還在摸索階段, 過去台灣美

術館的展示作品總是與觀眾保持距離感,相對兒童對美術館這個場域的直接印象就是個不可

隨處亂碰、不許吵鬧的地方.當兒童美術館開始時,首先的目標是如何讓兒童喜歡這個場域,

於是許多展示內容出現以遊戲性質來與觀眾互動, 或許說要教育,效果都是其次了, 就像是一杯

飲料要暢銷的要訣, 除了要有特色,當然你要吸引消費者去消費, 如果你的商品不具有賣點時,

眾不消費時,怎會對你的飲料產生共鳴. 就如同美術館多有前瞻性,當你不能吸引觀眾踏進美術

館的門口時,怎會產生教育意義呢?除了他有何特殊目的,才會陸續來參觀美術館。
  

               喜歡兒童探索博物館的南部觀眾們,高雄的夢時代2007年6月也即將開幕.或許可以帶著

的小朋友去觀賞不一樣的博物館,讓你的小朋友開始喜歡去參觀博物館的動機. 



 

 

 

 

 

 

 

 

 


 













在這裡你可以體驗一下當牙醫的感覺、也可以當一下主播,悠哉地享用自己製作餐點,

或是體驗一下各過不同風情的服飾。







探索博物館裡也有許多跟藝術相關展示活動,其中有許多是跟錯視有關,在這也

可以拿到許多的學習單,透過學習單能夠更清楚了解每個空間裡的教育意涵.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