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黎地鐵站上各式招牌

巴黎地鐵地面上的標示,可說是五花八門,紅底、墨綠色鑄鐵框和白字是色彩的經典配置,但是在造形上確有

豐富多變地設計。偶爾你可以瞧見其他不同色彩與造型的花樣。其中最容易讓大家搞錯就是像是M牌速食店的

招牌,不小看還以為是看成了速食店。好家在巴黎的速食店沒像台灣如此氾濫。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說,巴黎

政府是經過1960年的社會運動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整建巴黎捷運的容貌,結合了地鐵藝術、燈光,讓巴黎的

地鐵裡光了一些光采,要不然每天在巴黎地鐵裡到處奔波的市民,宛如是底下的土撥鼠一般。

這些設計風格可以讓你有許多的聯想。就如之前說言的M牌速食招牌、廣播員專用的麥克風、教皇的權仗、像

花苞般新藝術風格、還有被稱作德爾弗蠋台
」(Chandelier de Dervaux)的捷運標誌。法國政府是為了慶祝

「巴黎捷運一百週年」以及歡迎2000年的到來,在1999年十二月六日發行一枚「捷運一百週年」

(Le Metro 1900-2000)紀念郵票。票面上呈現四種不同時期、不同設計風格、隨時間而日益簡化的捷運標誌,

四種標誌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記錄了巴黎捷運百年來的發展變遷。



新藝術風格的地鐵標示

這是由新藝術-吉瑪(Hector Guimard)所設計,二十世紀初「新藝術」

風格以鑄鐵與毛玻璃構成的捷運車站,入口初標識著「都會」

Metropolitain),是法國捷運原始名稱「都會鐵路」

(Le Chemin de Fer Metropolitain)第一次簡化後的名稱。


亮了燈地鐵標誌,感覺就真的有點像是外星人的眼睛,聽說ET的靈感來

自於這,有沒有根據就請各位看倌去查閱囉!但巴黎在我的腦海中是美麗的,

不想跟商業電影有直接的聯想,所以容許我想像它是一朵盛開的花朵囉!




他和她的男人 (The Man of My Life)的電影海報

法國上映時間是2006年10月11日,台灣上映是去年的12月22日,

劇情是發生在法國的普羅旺斯一段複雜的情感故事。有興趣的人

要再等dvd出來囉!





1930年代巴黎被稱為「德爾弗燭臺」(Chandelier de Dervaux)

的地鐵識別燈具,這時地鐵標誌文字再度被簡化成Metro。



1960年代出現迄今仍繼續使用最簡化的黃色M字標誌,這個標誌常被

捍衛法國文化的法國人民,對此嚴加批評稱之覺得太似麥當勞的商標。

不過這樣的設計,如果改成藍色的設計,讓我聯想到復古式的麥克風,

宛如大街上隨時都會有廣播的聲音傳出。

不過廣播系統這種東西在巴黎我倒是沒聽過幾回,連在地鐵裡都粉少。



我認為最優雅鐵標誌設計,擁有部分的蔓藤紋設計,不過仔細看像不像

是一個戴著皇冠的俏鬍子呢! ^++++^



ㄛ~原來國王的權仗在這呀!感覺有點巴洛式風格。

不過於2000年開始使用的新式藍色M字標誌,不過在巴黎的時間並沒有仔細找著。

或許因為了尋找巴黎的地鐵標誌,讓我更有在街上尋寶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dyhuang 的頭像
    sandyhuang

    眷戀流浪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