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生活也有八、九年囉!除了台北市區的活動範圍外,大部分的人也會選擇把淡水當作一日遊

的首選,淡水是我大學第一年跨年的地方,也是第一次到台北時遊玩的地方,也是每每大學家族

聚會的地方,那年認識了我的好姊妹,相約在那跨年,而好友也在這認識了他的老公,大學畢業

後則變成在學姐家家聚的地方,轉眼間已經八年了,一直在想臺北還有哪些地方是我一直沒去的

,想想還是我所熟悉的淡水,但不是老街而是那淡水的古蹟區,所以決定選擇一天不管是一個人

的旅行還是和好友,都要好好認識這些地方。



老實說,淡水真的很美,不只夕陽美,在這裡人文風情也想必帶給許多人不同的回憶,淡水古蹟

一日遊真的收穫許多,一天走下來,看了不少古蹟,或許許多景點因周董的"不能說的秘密"而引起

風潮,但卻實這些景點在臺灣的西洋建築史上也留下不少的豐功偉業,尤其馬偕博士對淡水的發展

也有莫大的功勞。優閒的時光走在真理街上宛如時光倒轉到130多年前,馬偕博士初到淡水時的情

境,一座座西洋建築就在真理街上矗立起來,不同於老街的人文景觀。



沿著老街走到底,其實就可以看到通往紅毛城的標誌,到紅毛城可以選擇一日古蹟參觀卷,

100元可以輕鬆看每個古蹟還有當天免費公車無限搭乘,但我和好友預計要參觀的古蹟太多,

所以公車的福利就沒享用到,其實選擇漫步的方式參觀,沒有等待的時間限制,隨著腳程可

任意選擇想參觀的順序或是恣意的停留。紅毛城是一座方形的城樓,以外石內磚的建築方式,

達到防衛的功能,在底層是主要的廚房和工具間,而現在也開放當時的空間作展示,更豎立

幾尊外國軍官增添當時領事館的情境,而「安東尼堡」則是當時荷蘭人驅趕西班牙人後,所重

建的建築。



而在紅毛城東側的領事官邸,是座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是英國人向清朝租借紅毛城後,在其

東側所建蓋的,在其建築上有許多巧妙的設計,門口有貼心的鐵製刮泥板,樸素紅磚牆面上多

了花磚的設計,迴廊水泥面上的圓點洞宛如是他們的毛細孔,避免熱脹冷縮使得地板呈現凹凸

樣,且迴廊上的屋頂臺灣最早使用坡浪板的斜頂建築,屋內則使用彩色花磚做出幾何變化的花紋

設計,裡頭也保留當時英國官員的起居樣貌,如今更增加多圖文說明和人形看板,以及許多互動

式展示設計,讓古蹟的樣貌可以呈現更完整的樣貌。



位在安東尼城和領事官邸後方所展示的各式大砲,看到這些大砲,不知道當時要多少座砲台

才能才能攻打敵人的入侵,而且這些龐然大物想必也需要很多人力和火藥才能防止敵人吧!

但這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大砲ㄟ,很遜吧!



在紅毛城入口服務台旁有一間禮品店,門口豎立著各式的郵筒,但我最愛的還是舊式郵筒,

選了張到此一遊的明信片,象徵我又有一個美麗的小旅行。




沿著真理街上坡,會看到真理大學的大禮堂,先前曾看到別人網誌寫到在真理大學裡的畢業

典禮畫面,老實說有點羨慕那樣的情境,呵呵~

其實真理大學裡最有名應該就是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現今已經變成校史館,馬偕博

士當年自加拿大來台灣時,將家鄉牛津鄉親的捐款所建蓋而成,並且引進西方思潮,使其成

為西式教育的發祥地。

而牛津學堂是座閩式四合院的設計,閩南紅瓦屋頂上有寶塔式尖帽、西式門窗,而四合院的外

牆部分已經崩落,所以現在很多牆面都是新舊雜陳,而後方則成為真理大學的行政中心。離開

真理大學時,在學校外牆上發現一些粉筆塗鴉的字跡,心裡不禁冷了一下,原來這是我們對待

古蹟的方式嗎?很多事物都等稀有了才回頭珍藏,為何不能隨時珍惜我們周遭的每件事物呢?





           一篇很長的網誌,還是分段寫好囉!


         ~~~~~~~~~ 待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