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戲院和八番黃金地

這次走了許多過去不曾走過的步道,基山路底有一個指標往下指向昇平戲院,這是我第一次走

的路線,沿著峭壁往下走你會看到九份美術館這家店,門口有許多陶藝作品,最經典就是它的喵,

哈哈~先笑一下,因為好多人說我顯示的喵一點都看不出來,粉像一隻怪獸,真的嗎?

我覺得粉有感覺呀!或許我跟他心有靈犀吧,所以我了它,如果不清楚在往下走會看到一間2層樓紅

磚厝,大大的招牌寫著天空之城,粉讚的名子,因為喵

和名子會讓我想到工崎駿那充滿想像的卡通畫面,顯然我

的童年受到其大的影響,這一代的房舍大部都已經頹圮,

所以往這裡的人煙許少。不過往前走就是觀光客一定都會

有到此一遊的經典合照,就是昇平戲院。昇平戲院,是台

灣北部第一家戲院,在礦山沒落後,人口流失,娛樂事業

也沒落,昇平戲院最後在1984年停止營業。 所以現在留

下的就是大大的劇照,其旁邊會有一個斗大的招牌「悲情城市」,這或許道盡許多九份的歲月,其

走在九份老街上,想像著昔日採金風情,當年是多麼繁榮的景象,也因經濟型態的轉變不見昔日

風光,加上許多店家也利用九份的過往將其設計成招牌,讓九份老街再度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前

來,只見一團一團的日本客,在老街上取景留念。



金瓜石的黃金瀑布

離開九份之後就直接驅車前往金瓜石,金瓜石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當天天空還下著毛毛雨,心理

一直覺的納悶,我該不會是雨神吧!在車子裡天氣就會變好,只要一下車與就開始飄落下來,上次

去台東也是這樣,呼~~在黃金博物館附近真的是人滿為患,老實說我對那許多人的地方一點興趣都

沒有,所以學長姐要帶我去一個金瓜石粉高的涼亭,可以清楚看到陰陽海和北海岸,沿著往北海岸

的公路,當你進入一片滿山遍綠的環境中,你已經深杵在金瓜石的氛圍中了,這裡就是金瓜石開墾

煤礦的的地方,首先你會先看到
黃金瀑布,黃金瀑布是礦坑坑口流出的礦水匯集而成的景象。金黃

色的礦水將經的土石染成金黃、金紅色,行成黃金瀑布的特殊景象。在小橋旁往上看,可以看到從

山上傾洩而下,狀似數條瀑布的水流,回家看資料才知道金瓜石礦山停採已超過10年,但陰陽海依

然存在,可以知道採礦對環境的無形破壞,但是據說在還沒有正式採礦時陰陽海已經存在,其實是

因為地質自然形成的特殊現象,變成是探礦的良好指標。不管如何這都是過往雲煙,留下就是讓後

代追憶的部份。


遠眺陰陽海的長仁社區及十三層遺跡

延著黃金瀑布的廢煙道,就可以到達人煙稀少的長仁社區,這裡有最靠近北海岸的涼亭,據說可以

媲美「龐貝古城」的十三層遺址,還有日治時期為處理礦砂生產粗銅的選礦煉製場,但在戰後則新

建煉金場,生產線運作直到民國74年台金公司之財物問題方宣告停工。原日治時期的選洗礦場

相關設施已拆除,但仍留有選場基座、廢棄煉金工廠等設施。看著山頭上的廢煙管道你可以發現人

類真的很利害,又長又大的廢煙道就這樣蔓延著金瓜石的山頭上。

而在十三層遺蹟下就是有名的陰陽海,飄著細雨的天候,人煙稀少的長仁社區,三個不速之客闖入

這寧靜小村落,迎接我們的是幾隻小貓和母貓,不習慣旅客的到來,於是看到我們之後也開始東躲

西藏,僅剩下一隻折耳狗用著狐疑的眼光看著我們,相較九份街上人聲吵雜下,這裡真的太蕭條

囉,少了人車喧囂反而讓長仁社區成為靜謐的世外桃源,成為欣賞陰陽海絕佳地點。


地形多變的野柳,其中最有名的女王頭、燭臺石,有沒有發現驚訝的臉

第一次去野柳是在我國中畢業旅行的時候,國中是我第一次到台北來,完了許多著名的景點,但是

這些都已成模糊的印象,野柳印象中只去過那簡陋有無聊的海洋世界,這次去感覺他好破舊喔!因此

我也更確定我對野柳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更別說那女王頭囉!老實說我們到野柳的時候天色已逐

漸變暗,時間也距離閉館只剩一個小時,我們就當作今天是假日可以多晃個一個小時,所以就粉悠

哉的晃進去囉,今天的遊客不多,或許天色暗氣候又不好,所以沒有想像中的多。

如果野柳不是海邊我一定會一個人在跑去一次,本人就是最怕高和水,剛好這些這裡都有,還好這

次有人陪,要不然真不敢靠近那鄰近海岸的岩石和拱橋。

野柳可是說是一個鬼斧神工的地方,好多地方都可以令你有許多想像空間,不論是經過波浪侵蝕或

是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許多奇觀,除了最有名的豆腐石、燭狀石、蕈狀岩、豆腐石、

壺穴、女王頭、仙女鞋、燭台石等,其實這裡到處充滿許多你聯想不到的造型,除了有被我們誤認

像是蜥蜴,還有一個岩石旁剛巧有兩塊白色記號和底下的岩洞,恰巧就成了一個驚訝的表情。其中

經典的就是大壺穴洞裡,還有一些小壺穴,剛好就形成的一個大腳印,其實這是可以騙騙小孩說這

可能是恐龍不小心留下的腳印喔!我們覺得最好笑的地方,不知道你再照片中有沒有發現一個可疑

的圖片呀(是兒童不宜觀看的喔)!哈哈~~~~~~~~別想歪,那是燭臺石,旁邊有人說像是阿婆的胸

部,有一個下垂囉,所以看不到啦!:p  ,這時耳邊就聽到大大的廣播聲,遊區要關閉的訊息,

只好在最後的關頭去找了一下女王頭和仙女鞋,這兩個就在附近。再不遠的地方就看到女王旁邊圍

繞著一堆遊客,好不熱鬧。最後我們當然也要來一下女王頭,其實女王頭是蕈狀岩細頸期的代表

作,想當然爾他隨時都會斷掉,畢竟野柳是各長期受到東北季風侵襲的地方,所以還是趁有機會快

去跟女王頭拍個照,好玩的是,風景區超貼心的,怕大家跟女王合照會找不到適當的角度,又怕大

家不小心去推到他,於是就在地板上
貼上大大的腳印,告訴你最佳拍照的地點。

就這樣準備慢慢散步回家的時候,我一定又要來大笑一下,恩~~~~~~~~~~~~~~~~~~~~~~~~

就在我快走到出口時,想說學長姐怎沒跟上來,轉頭那瞬間我嚇到囉!如果有去過野柳的人知道那

裡晚上沒有燈,所以天色暗的時候粉不容易看清楚,這時在我學長姐前頭有一個爸爸手上牽著~~~

一隻驢子
,別懷疑這是我的直接反應,再看清楚一點,你猜是啥,你一定會說我超有

想像力的,我趕緊叫他們來看,他們也一直覺的粉像,跟你說是啥,是
一個手拉皮箱+一個小

水桶+兩根雨傘=
一隻驢子
,當下我真的笑翻囉!這當我準備借相機拍時,發現那位爸爸好像

發現我在看他,不是一直走就是停下來許久,乎~害我沒有拍到特寫,等我有機會再組合一次給大家

看。國慶日的東北角一日遊實在太太充實囉,簡直就是一個想像力之旅,有時出去旅遊就是要如此

放鬆,才會感覺到樂趣無窮。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慶當天灰濛濛的九份山頭

今年的雙十國慶台北下著小雨,其實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星期六日被颱風橫掃台灣之後,心想這幾

天的壞天氣應該會持續到雙十,但是難得放假而且是事先空出來的行程,當然還是要履行我們的計

畫,雖然前一晚本來有幾個朋友也要一起前往,但臨時通知要上班,所以最後就真的剩下名副其

實的員工旅遊,開始一個人的小旅行後,開始愛上台北的每一個小景點,尤其是具有歷史意涵或是

人文景觀的景點都給他愛上囉!

這次有了小汽車的幫忙,當然一天之內跑了更多地方,繼了上次從台東回台北跑了四縣市之後,開

始覺得好像小汽車還蠻方便的,因為可以一天內去更多的地方,省掉等待交通工具的時間,而且

有可以隨機停下來觀賞週遭的景物。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直達九份,這是我第三次來九份,真的每次來的天氣和氣氛都不相同,第一次來

是在高中畢業那年,上來台北考試去拜訪住在基隆的學長,當時年紀還小對九份有沒有特別的情感

,僅知道這裡有好吃的芋圓(我超愛喔!所以現在都快變成芋圓臉又圓又大);第二次就是和我的大學

同學還有她的好友們,到九份時已經夜晚囉!沒有白天的人潮,夜深夜一片沉靜,偶爾有蟲鳴聲,雖

是大過年的冷天氣,一群人第一次碰面卻激盪出更多好玩的趣味出來,也多了幾分溫情,讓我對九

份真的多了一份眷戀。
(2006年的九份之旅)




下雨天九份基山街遊客如織的景象

這次到九份的遇上細雨綿綿,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入冬後,九份當地的天候狀況,這次來到這裡真

的好像再回憶過去的九份繁華與沒落,熱鬧的人潮因早期九份開墾金礦而駐入大量的掏金客,隨著

時代的轉換人潮逐漸流失,這一個被遺忘的山城開始出現在電影、廣告片段中後,才逐漸有旅客回

籠,敲醒沉靜許久的山城。

  


九份思想曲古坊的燒仙草和紅豆湯

來九份當然不能忘記要吃一下芋圓和地瓜圓,這時才早上11點多,一早就吃了豐富的早餐後,老實

說當時真的有點吃不下,不過嘴饞的我當然還是要ㄔㄧ下我的最愛,我超愛QQ的食物,來九份

一定要來一碗啦!以前吃慣了阿柑婆的芋圓,這次來個不一樣的果然還是粉好吃,料實味美,而

且一
邊看著窗外的山城風光,很是愜意。
不過這真的要當飯後甜點,因為有點甜吃多了反而覺得~~

(自己想像)。不過還是要個到此一遊的照片囉!有沒有感覺每一顆都粉飽滿,當然我們吃完這晚之後

撐到下午3點多才進食我們的午餐,當然我們又不是美食之旅,所以就忘記要進食這件事囉!



基山路上的玲瑯滿目的店家

九份這個早已被人們遺忘的山城,在過去採礦時期風光一時,曾經是那麼樣的繁華而因為停止採礦

變得蕭條,其實這個充滿許多故事的小鎮也記載著時代的變遷,雖然這一切都成為過往,但走進九

份就會有一種懷舊的感覺~  有沒有感覺這裡的一切都讓你想到小時的回憶,就宛如鄧麗君的小城故

事歌詞中所言:

                        小城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     收穫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             聽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這裡已包括
                        談的談 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老街裡販賣的東西真的無奇不有,但是我覺得它倒是蠻像小日本的市場,到處充斥著日文或是跟日

本相關景物,或許跟這裡有大量的觀光客是日本人有關吧,那天來的時候週遭就好多日本觀光客,

雖是如此我還是蠻喜歡裡頭販賣或是點綴的一些舊物,連那紅紅的喜籃還真得我寵呢,我喜歡竹編

或是草編的物品,要不是現在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居所,我早下手買回家典藏也說不定。看到郵桶

就一直想找一張好看的明信片,現在台灣許多景點都喜歡賣飛機木燙印的明信片,但是九份大部分

是碎紙壓製而的明信片,不是紋路就是設計上沒有強化出九份的特色,所以最後就作罷了,要不然

好想寄一張卡片給自己還有隔天生日的姐姐,好吧我的老姐下次再補償妳好貨囉!


九份處處座落著古色古香的店家

面對九份巷弄裡的古老街道和緊鄰的房舍,以及當地具有特色的礦村和沒落頹圮的建築,形成你旅

途上令人難忘的景象,我想這裡不成為片中一景也太令人惋惜囉!因為這裡已經抹煞我許多的底

片,當然我在九份時就把我的電池拍到沒電,真的每次出門都知道要充電,但是太愛亂拍的我通常

都是拍到沒電才罷手,好吧!這些都是題外話,其實當天的那霧濛濛天氣當背景真的令我想到廣告

片中,旅人拾階而上的景象,彷彿就像是置身於夢境中…下雨天四周環境幽靜,就是九份寧靜的

時刻,因為不會處處有旅客與你肩碰肩,你可以悠哉的欣賞這裡一磚一瓦或是在石縫中、水溝蓋裡

求生存的一草一木。



古色古香的門環

九份的店家或是住家的門環看是精心又無意的妝點上令人懷舊的裝飾,真的好喜歡舊舊的門環,在

台灣真的很難看到漂亮或是古舊門環,心想如果去中國大陸可以會處處皆是吧,上次在巴黎是多到

忘了拍,所以下次我要請我的好友們幫我蒐集回來啦!拜託你們囉!因為跟我出去的人就會知道

我只要一拍照就很忙,簡直可以說一團亂,因為每次東西都是一堆,而且今天我又忘了背我的小粉

紅出門,所以對不起我的小粉紅讓他在家休息(下次再讓他出來見見大家)。

九份有一個粉有古色古香的地方,這地方或許有人知道就是九份文史工作室,這地方第一次發現是

去年我們住在九份時,因民宿就在九份文史工作室的後頭,我們在那拍了許多的照片,上次在那拍

團體照時遊客還以為我們在拍偶像劇勒!*+++++++++*

這次我又去尋找了一次,因為正常大家都不會特地繞到這裡,發現這裡改變許多,特地拍了一下門

面上許多好玩的文物,尤其是那鳥語花香的門聯,就一個象形文字的圖像好可愛喔!其旁邊還有一

些石雕和木刻,還有一間店是我學姐介紹的好店,可惜還是遇到老闆休息,上次學姐他們已經去找

過一次,我們特地再去了一次,唉~這次是大門深鎖呀!它是一棟挑高二層樓古厝,挑高的屋頂做成

彩繪玻璃,完全就是一個混搭的建築,聽說裡頭的東西也讚,下次誰要去就幫我看一下吧!看到他的

對聯了嗎?就是文章瑞世 詩禮傳家,不知有沒有錯,下次經過了一定要去賞玩一下,嘻嘻~~


未完喔,待續~~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年的10月感覺令我好不安,接連中秋節到這星期的颱風天,我已經放了許久的一段假期,

或許有人一定會恨我,但我一點也不喜歡放假,因為沒錢賺~~一定要講一下現實因素,其實

除了固定幾個朋友的生日會外,中間也要去做小小的渡假,其實只要能離開我居住的地方,

我都能感受到那悠閒的氣氛,在房間裡我僅能待在電腦當各名副其實的宅女,其實我是粉陽

光的,哈哈哈哈哈哈~~~~

這個月也是一些朋友的特殊日子,研究所同學有人準備結婚囉,也有準備要生寶寶的,另一個

是我的大學直屬學姊第二個娃也要誕生囉!我要來當阿姨去逗小孩,感覺粉替他們高興,這對他

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階段,接下來研究所同學也一群人準備在下個月畢業,開始是大家各奔東西

的時候,還有我的好姐妹要遠行了,雖然日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少了一個可以跟我一起分享

套票的好友,呵呵~~喜歡可以有一起看電影、一起去瘋舞台劇的人,因為我們都不喜歡假日去人

擠人,喜歡戲院裡空蕩蕩感覺整部電影就是為我們播放,看來換我要自己去囉!

你問我怎習慣一個人,因為我從小就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當然也擁有一群陪我度過哭笑的好友,

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人陪我度過,但還是要面對自己一個人的時後,一個人並不孤單,多少人

渴望擁有獨自一人的時刻,這個時刻是短暫的,竟然你要面對了,你就勇敢接受它,當你回頭想

再渴望時,時機已經流失,事實上許多新的體悟都是在獨處時所產生,身為藝術人應該有更多感

受,記得大學時當我們遇到瓶頸時我們就會埋首在自己的世界,去尋找屬於我們的人生價值或是意

義,所以適時地品味孤獨,靜心瀏覽你旅途的風景或是書寫你的夢想,如果在一個孤獨的夜晚令你

寂寞,請想起我們在期待你的分享,因為這時總能讓人想起許多事來,或者也讓我們知道在另一半

球的你過的如何,經過這段新的考驗之後,相信將來面對事情會更加果斷。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星期六原本是我ㄧ星期中最忙碌的一天,通常這一天我都要早早起床,深夜才能拖了我疲累的身軀

回到家,這星期恰巧中秋連假,星期六大夥要上班上課,所以我也放了一天假(作息永遠跟人家相反

的工作), 星期五拿到我們去台東玩的照片光碟(謝謝小sandy),心裡還存留坐火車旅行的美好經

驗,而且這幾天的天氣無比的好,每天都可以看到又大又圓的月亮(中秋節隔天晚上的月光竟然照進

我家,心裡一陣驚喜。)。因此,想玩的心態蠢蠢欲動,於是星期五的晚上跟我的好朋友通告一聲我

又要去旅行囉!因為當天他也自己一個人要坐著火車去南方旅行,一早自然甦醒後,整裝好我的行

曩,騎著我的小逋逋去萬華車站,會去萬華的原因除了好停車,再來去一個自己不曾搭乘火車的地

方更有旅行的感覺,買票的當時也發現我的手錶忘了攜帶出門,通常我是手錶不離身的人,這天就

讓我的手錶放假一天吧!這樣子更不會因為時間而牽絆我的旅程。

其實出門時,天空下著小雨,曾經打消心裡的念頭,但都已經出門,就讓今天的際遇交給上天吧!本

來旅行的途中,就會許多不可預設的事情發生,這也才是旅行的趣味與挑戰,就這降買了萬華到鶯

歌的來回票(大家都建議買來回比較便宜,只要56元),其實我覺得沒有預設的回程,或許會有不同的

際遇,但我還是預設了我的回程,至少讓自己知道我不是個遊子,我只是偷偷貪圖短暫的歡樂。

到了鶯歌,我規劃自己預計前往的幾個景點,如果你是假日前往,你可以購買三鶯文化一日卷(99

元),可以無限次數的在鶯歌或是三峽搭乘文化巴士,其中還包含鶯歌陶博館的門票、李梅樹美術館

門票、客家文化園區門票,所以還蠻划算的。不過我去的當天雖是星期六,但是大家都要上班上

課,因此就沒有此優惠。



阿婆壽司是鶯歌有名的小吃,如果搭乘火車就從後站(建國路)出來,面對建國路左轉,直走(途中會

經過鶯歌市場)到中正一路路口,看你的右手邊就會有大大的阿婆壽司招牌,當然我就在這裡解決了

我的午餐,50元內就可以飽足一餐,真的便宜又好吃,然而我失算點太大,所以就一直飽到晚餐,

去三峽根本沒辦法進食任何食物。



鶯歌陶瓷老街門牌設計

鶯歌老街只要沿著中正一路走到鐵路橋前左轉就會看到,其實老街給我的印象相差粉多,所以在這

裡我僅能說就是一個商業陶瓷街,一路上我一直再尋找真正手拉坏質感的陶盤真的粉少,大部分都

是磁盤居多,所以我就在這裡走馬看花的看完幾家商店,不過還蠻喜歡陶瓷老街上的信箱設計,再

加上陶瓷彩繪感覺很有味道,好吧!姑且聽我抱怨,其實每個人對每種媒材都有自我既定印象。



兵馬俑也怕熱呀!

閒逛中看到樹蔭下有一個頗為熟悉的人物,哈哈~原來是那兵馬俑喔!整個身高矮粉多,不過放在樹

蔭下的兵馬俑還真是逗趣,心想是主人恰巧找各空位放置呢?還是怕烈日曝曬呀! ^++++++++^



琉璃柿子

這是我在離開時看到的一樣紀念品,其實個人獨鍾柿子,但是我並不喜歡吃柿子(應該說不敢吃),我

收其許多柿子造型的手縫品,喜歡它那單純的美感之後,又有祈福的意涵,所以看到柿子造型就會

愛不釋手,所以就買了一顆不同材質的柿子作為我的收藏物囉!

離開老街,順著路牌我找到陶博館,大學時老師曾要求我們去參觀,哈哈我一直沒給他去,真正想

去的時候是因為他的公共藝術讓我粉喜歡,等我這次去看時,整個傻眼,因為水池完全沒水就整個

失去氣氛,當我正準備打道回府時,在文化老街又晃了一下,心想我整個行程才花了3個小時,有點

不像我的作風,哈哈~前往三峽的小巴點燃了我的興致,三峽去過一次戶外教學,那時也只參觀李梅

樹美術館後離開三峽,也一直想找機會去晃晃,就這降樣前往三峽囉!




三峽拱橋和李梅樹的三峽春曉

三峽拱橋是畫家李梅樹筆下的著名景點,早期的三峽婦女會在清早到溪邊來刷洗衣服,而現在卻演

變成釣客活動的場所,畫家畫中的三峽真的會令人如痴如醉,把三峽的美徹底的嶄露出來,儉樸的

三峽拱橋不似一般大紅大白的拱橋造型,反而存留最初的石造建材,經過日月風雨的洗刷,成為三

峽不可或缺的美景。


長福橋上的石獅

長福橋是位在三峽祖師爺廟前的綠色小橋,這裡僅能供行人行走,而且這裡也是前往李梅樹紀念館

和三峽祖師廟之間走路的必經之路。橋上兩旁橫列許多大小石獅,有戲彩球的石獅也有母子獅,各

種姿態的石獅在不同景色下呈現不同的景致,而橋座上也建立許多傳統造型涼亭,綠色系的橋墩顏

色在搭配上橘紅色系的涼亭,營造出一種對比的美感。不過據說這座橋的建蓋過程中,曾是李梅樹

心中的痛,但在畫家死去之後,還是興建完工,整個建築除了中國風水的因素(一座大橋如利刃一般

向廟門直刺),亦覺得大橋正一步步吞噬了廟和週遭環境的整體美感,其實這也就是台灣的建築容易

令人覺得醜陋的因素,建築營造之前忽略了整體環境的設計,但這幾年來國民美學提升,建築與環

境的呼應,開始被注重,少一些有礙觀瞻的景色。



三峽祖師爺廟

說起祖師爺廟的由來,是因三峽人的祖先大多來自中國大陸福建省安溪縣,由於三峽的地形和氣候

和安溪很相像,所以他就來到三峽落地生根;而清水祖師是安溪人的守護神,所以也成為三峽人的

信仰中心。祖師爺廟可說畫家李梅樹一生的心血,全力投入廟宇的建設工作,保留一座東方藝術殿

堂給予後
人,廟宇中的藝術特色是值得大家去欣賞,除了有精緻的雕工之外,其中壁面上存留許多

台灣早期畫家的畫跡,如林玉山、郭雪湖、陳進三位台展三少年的作品,其中也飽含李梅樹自身的

作品、台灣水墨界的大師如蘇峰男、黃昌惠,有機會大家可以去欣賞大師精讚的作品喔!




三峽老街上各式路蓋及文化遺跡標示

具有巴洛克建築特色的三峽老街,終於在2007年春節完工,第一次去參觀三峽時老街上還在整修,

所以趁著這次的機會好好去參觀一下整修完的三峽老街,先前就看到報章雜誌介紹說三峽老街是全

台灣保存街道最長、最完善、也最美的一條老街。根據資料了解三峽老街是從西元1700年間先民從

中國福建安溪遷入三峽以來,三峽地區就以茶葉、樟木、製炭、染布等等產業為基礎不斷興盛﹔一

直要到1895年間因為三峽地區抗日,整條老街遭到日軍焚毀,這才短暫沒落了下來。但很快的,三

峽人於1916年間就以更美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蓋起現今這條老街。 

如果從三峽拱橋開始出發,你會發現地上充滿了寶貝,因從一踏進老街街口,除了可以在地板上看

到代表三峽的地標圖騰外,還包含當年三峽老街的興衰與抗日史等史蹟介紹,如果有機會你可以數

數看你找到幾個,我總共拍了21種,其中還有站在路中間拍照的驚險過程。


翻修後的老街景致

進入老街的開端是一間具有古色古香的警察局,上頭寫著三角湧警察局的標誌,可別以為進入另一

個區域,其實只是轉換個時空來到早期的三峽發源地,「三角湧」是三峽的古地名,意思是有三條

河川─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在這裡交會的意思。

三峽老街的房子主要形式是用紅磚所砌成,加上圓拱形的樑,是源自於閩式的建築形式,加上門面

上多了一些是西方建築風格的形式,這些房子有很多幾何圖形、花草圖案的裝飾,被稱為「巴洛克

式」建築,老街改建的時候,建築師參考許多當時的建築加以整建,並非全然是翻新重建,甚至你

走在騎樓下所看到的燈具,也都是將就燈具翻作掛上,在這裡你也可以看到整齊的門牌設計,利用

陶板燒製而成,有些木造拼裝門板也是根據當時的店家而重新製作,而非現在的電捲門,這也是我

參觀過許多老街後,覺得最能感受到老街的氛圍。

老街上主要幾個店面招牌設計

走入老街之後,抬頭看看上頭的招牌,除了統一設計樣式外,在根據每家店販售商品的不同,而設

計幾個主要招牌,其中不乏三峽最有名的金牛角、藍染、茶葉,從中可以了解在地的文化特色,還

進了解過去老師傅的歷史感情與老技藝的傳承。


傳統技藝表演

三峽,真的是一個同時結合興盛產業與人文藝術建築的繁華地區,雖然許多記憶都僅存在兒時,在

這裡仿佛又回到兒時嘴裡吃著糖葫蘆在廟口看著傳統技藝表演的年代,雖然上次的東部之旅曾想去

宜蘭的傳統藝術中心走一遭,但有人規勸我不要去,現在想想去去又何仿,在那或許可以尋獲許多

遺失的回憶,那就當作下一次旅行的動機吧!



回程準備搭火車回台北時,在火車驚見一道彩虹,心裡雀喜許久,因為真的好久沒有見到彩虹了,

大學時期常看到彩虹橫掛在系館後方的山頭上,自從搬下山後預見彩虹的次數少之又少,謝謝彩虹

在我回程的路上讓我今天的旅程劃下句號,相信下依次一定會有更多收穫的旅行。

PS:隔天一早我出門去淡水的路上也遇見了彩虹,嘿嘿~真HIGH!!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馬歇爾‧埃梅的《穿牆人》是演員尚‧馬黑(Jean. Marais)所製作

距離煎餅磨坊不遠處會有一個小廣場,而這廣場有一個穿牆人的雕像,剛看到時還以為是這處的公

共藝術,結果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是一個紀念性的雕像,記得在巴黎看到這座雕像時,覺得它好特

別,心裡想說這是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嗎?因為達利美術館就在附近,呵呵~這件作品等同於一般人

高,而穿牆人雕塑所在地點是在蒙馬特的埃梅廣場上,其旁邊的建築物就是馬歇爾‧埃梅的故居。

馬歇爾‧埃梅(Marcel Ayme)(1902-1967)

法國當代非常重要的小說家與劇作家,作品多達十餘種。埃梅擅以平凡的人物與場景做為出

發點,以荒唐、怪誕手法嘲諷時局;他作品中的奇幻元素曾被歸納成五大類:變形故事、精

靈世界、扭曲的時空、超能力,與黑色幽默。雖然屬奇幻文學,其作品有一種看破世情、洞

徹人性的深刻,卻不流於憤世嫉俗或尖酸刻薄。他筆下的主角總帶著卡夫卡式的詭異與荒

誕,但只要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有一種狄更生式的寫實性及普遍性;荒誕內容與寫實手法

的巧妙結合,構成埃梅作品獨具一格的藝術特點。

穿牆人內文





帖特廣場上的手風琴街頭藝人

在帖特廣場Place du Tertre,可以處處可以感覺街頭藝人每個人都身懷絕技,
巴黎的街頭藝人也不

是你想隨性現場來一下就可的,有些地方還是要經過申請,照片中的這位街頭藝人他應該在蒙馬特

有有一段時間囉!因為我其他網友或是書上都有看到他的身影,之後我也遇過一
個別人介紹過的街頭

藝人,他們的特色幾乎都是以操作戲偶為多。


假扮石膏像的街頭藝人

這個街頭藝人在無人的時候會處於靜止的狀態,等待有人投幣時他就會跟他喳一下眼睛,

如果幣額比較大時,他就會彎下身跟他握手喔!其實也曾經看過人家說這些街頭藝人很現實,

但反觀來看,因街頭多了這些行動藝術家而讓街上更多了精采,何樂而不為呢?



蒙馬特處處有幫遊客寫生的藝術家

蒙馬特曾是個孕育許多藝術家的地區,因為讓大家對蒙馬特的印象就存留了幾個既定的印象,

就是藝術、情色和髒亂,如果追朔巴黎的發展,蒙馬特早期確實是個落後且髒亂的一個村落,

或許因為如此的環境,許多貧困的藝術家紛紛到此來定居,除了減少生活上的開支,其實這裡

也擁有一群愛好藝術的藝術家,印象派早期的藝術家們在19世紀末紛紛來此,或許放浪的生活

是激發他們創作的泉源,燈紅酒綠的生活讓他們的創作激盪出一圈圈的漣漪,漫步在蒙馬特的

階梯上彷彿也在告訴你一段段有關在此發生的一切。


蒙馬特小火車

在蒙馬特你可以選擇許多不同的交通工具,除了地鐵、步行,你也可以搭乘蒙馬特的遊區小火車

,他會帶你前往蒙馬特幾個著名的景點,除非你在此停留短暫的時間,要不然我還是會建議你還是

請11路公車比較好,因為這樣你才能發現巷弄裡的驚喜。


潔白的聖心堂(Basilique du Sacre Coeur)正面

聖心堂背面

聖心堂是一座在巴黎還算新的教堂,興建於1875年,完成於1914年,直到 1919 年舉行獻禮儀式。

是屬於羅馬拜占庭式的聖心教堂,當地人亦稱它為白教堂。教堂起建於十八世紀末有兩位天主教商

人許願,若果巴黎可脫離戰爭威脅,便會蓋一座天主教堂獻給耶穌,戰爭結束,兩人還願興建此教

堂。由於聖心堂是位在巴黎北郊的小山丘上,整個地勢較高,陽光照在上頭就顯得特別潔白,因此

就有人稱聖心堂為白教堂,那當然就有黑教堂囉!就是德國的科隆大教堂。




遊客如織的聖心堂廣場


騎馬像(聖女貞德像)                                        耶穌像

聖心堂的入口處,有三個高高的大拱門,左右兩側矗立著碧綠的青銅騎馬像,一個是聖女貞德,另

一個
是聖路易像,這兩個雕像都是由勒費伯夫的作品。正前方上方則是耶穌像,由於聖心堂裡不能

拍照,所以就能能展現裡頭莊嚴的氣氛,聖壇頂上有巨幅鑲嵌耶穌基督像,整座教堂裡顯得特

別的華麗盛重,
教堂內可見連續不斷的圓拱門構成強烈的空間感,層層遞進。當中有一座文藝復興

時代的聖母與聖嬰像,,教徒們坐在聖壇前誠心禱告,讓我們也不禁打破習俗,幫朋友的媽媽禱

告,或許這是我們第一次在聖母面前禱告,感覺特別的緊張與謹慎,也點了根小蠟燭祈禱伯母能夠

早日康復,雖然伯母已經變成了天上的天使,但也謹記得過往她樸實的笑容。




聖心堂前綠草如茵的草坪階梯

聖心堂是由很多卵形圓頂所構成,而聖心堂前面建有階梯廣場,也是艾蜜莉景點中重要的場景,從

廣場下面往上觀看,是觀看教堂全貌的最佳地方。前有一長長的階梯,深灰的階梯兩邊砌了白色石

塊,中間是一片綠草地,平台上設置了木椅,供遊客休憩欣賞巴黎景觀。其實大部份的人還是選擇

坐在聖心堂前的階梯,可以觀看巴黎所多著名的景點,而且有時旁邊就會有音樂家演奏著音樂,所

以在此等待夕陽西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聖心堂廣場前入口處黑色的陷阱

在還沒有去巴黎時,聽了一個學長給我們的意見,就是在聖心堂路口的地方要小心一群黑人,這群

黑人就聚集在進聖心堂的大門處,旁邊就是艾蜜莉搭乘旋轉木馬的地方,如果你不謹慎一點就會有 

一群黑人兄弟們突然圍過來,會一直硬要把一種像幸運繩的手編繩子套在你手上,還好先前有人告

誡我們,因此我們逃過一劫,不過有一次我在杜樂麗花園入口也遇到相似的一群人,還好天色已經

黑了,所以我趁著天色黑躲在小凱旋門旁趁大夥不注意趕緊逃回我朋友身旁,真是有驚無險。如果

旅途中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真的會掃興許多,我想出門還是要扮起我的黑臉,就別怪我是個臭

臉的傢伙,嘿嘿~~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秋節的前一個星期,和小sandy聊天(和我同名的同事),聊聊中秋假期的規劃,

才發現大家都沒有任何打算,聊天之中忽然講說我想去台東玩,

嘿嘿~才發現另一個朋友也沒有去過,因此跟karen聊他有何打算,幸運之餘才知她老公是台東人,

而且他們中秋也打算回台東池上,就在幾分鐘內確定了我的們的台東之旅。

台東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第一次想去台東是在我大學時,在報考研究所時曾打算去台東隱居,

後來幸運考取花師,但我還想留在台北,畢竟要我捨棄現在的一切還是困難的,因此,去台東旅行

就成為我內心中的一個夢想,沒想到就這降成行囉!

9月23日起個大早,其實前一天並不想睡,眼見就要起床出門的時間,卻在此時睡著囉!

前晚的台北下了場大雨,隔天清晨溼漉漉的地面上,天空卻是陽光普照,到車站時錯過預計搭乘的

班次,只能等待一個小時候的火車,卻也僅能直達花蓮,因此就去starbucks買了杯咖啡消磨時間,

火車行經東北角時開始看見滿天的烏雲時,心裡驚呼不妙,台東該也不會嚇著大雨吧!

到花蓮時,感謝陽光眷顧我,讓我一小時的短暫停留小逛了一下花蓮,經過2個小時的漫長車程我終

於來到池上,一路上見到不同於西部的山景,火車行駛在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之間,兩座山脈互相

爭寵,令我眼睛一刻也不能停歇。

在池上遇到一戶好人家,客家媽媽和外省爸爸熱情的款待我們,讓我們在台東的三天肚子裡塞滿了

熱情的愛,Karen的老公是我們嘴裡的大哥,他是個認真且堅持的天蠍男,一路上認真陪我倆小妮子

搞笑,連Karen都覺得她老公變個人,其實它讓我想到最近日劇新娘犯太歲裡的安土一郎,在別

人眼裡他是帥氣風趣,但在家人眼中卻又戴上另一個面具,每天充當我們12小時的司機兼導遊,晚

上還要陪我們苦戰,大哥你真辛苦呀!!

這幾天我們礙於台東下著雨,所以綠島行就現泡湯囉!不過倒是逛了許多牧場,看了許多原住民文

化,在這裡深覺得有旅行的感覺,感覺處另一個空間,在這裡感受到另一個文化的洗禮,過去對原

住民文化都僅能在書本圖冊中探究,到這裡每一處都可以驚見他們的用心,處處可以看到屬於他們

的圖騰,而到牧場是唯一較有商業氣息的地方。


一次可以和乳牛如此親近,老實說當下我可說是花容失色,從小到大總以為

為牛吃草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沒想到我失算囉!原來牛牛會用舌頭把草捲進去,

看到那一瞬間我整個就傻眼啦!開始害怕,所以事後看到拍的照片,張張是驚恐

的表情。不過看到牛牛如此幸福的表情,也覺得心情好愉快。

從小在鄉下長大的我,雖然看過各種牛,沒想到竟然離開鄉下許久,竟到另一個

環境回味過往的回憶。


下雨中的初鹿牧場

牧場雖然看過幾次,但還真是第一次跟一群乳牛如此親近,這一天初鹿牧場擁滿了人潮,看來人潮

並非被大雨所澆熄,個人對牧場以及柵欄有莫名的喜愛,在台東你的視野都是連綿不斷,不似都市

裡處處充斥
著高樓大廈,而且你隨處可以看見瀑布就在你眼前。

初鹿牧場的紀念明信片

集明信片是我的一個好友的興趣,不知何時我也開始迷戀起這興趣,

不過想收集的就是曾經去過的景點,代表的是每一趟旅行的點點記憶。





我的家鄉在北回歸線南邊,所以每次搭火車回家時就會經過嘉義的北迴歸線,

這次我來到台灣東邊的北迴歸線,這裡已經被規劃成一個完整的公園,在這裡

你可以看到東西方不同計時的文物記載,其中我們看到一個大型的日晷,老實說

真有點看不懂上頭的時刻,因為跟我手錶裡的時間不能相呼應,所以下次有機會

去那旅行的朋友們,就幫我解答一下吧!




翻車魚的圖像標誌

到花蓮你會看到許多翻車魚的圖像標誌,在東岸的幾個縣市,我發現他們將自己的

文化產業做的相當好,適時的利用在地文化特產而去發展許多文化行銷,使得整體有

許多完整的規劃,前往七星潭的路上可以見到許多翻車魚的路標,我覺得還蠻可愛的呀!




七星柴魚博物館

星柴魚博物館是原本是間柴魚工廠,是一個承襲台灣柴魚製作歷史與技藝的社區型生態博物館。

這裡成列許多柴魚的製作過程,進入此處你會聞到許多熟悉的柴魚味,也可以體驗漁船作業的情境

與過程,這裡也可以吃到不錯吃的黑潮拌麵,而且他的呈盤可以見到他的用心。

後來我們也去了七星潭,剛巧碰到漲潮,對於海邊我有一種又愛又恨的感受,高中游泳時好幾次溺

水之後讓我對一片大海或是河流產生恐懼,但是海邊卻又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所以告誡自己僅

能站在岸邊絕不碰水,不過因小sandy的鼓勵我踏出了我的第一步,我享受到腳底下冰涼的海水,雖

淋溼了衣服卻也帶走我對海水的恐懼,不管如何,大海總有一天我會克服你的。

花蓮光復糖廠池邊一對男女生木雕椅

花蓮的另一站就是光復糖廠,在台東和花蓮吃了不少冰淇淋,除了牧場裡的鮮奶冰淇淋外,還有我

最愛的糖廠,從小我家就是吃糖廠冰長大的小孩,所以長大之後還是特愛牛奶味濃厚的冰棒,小時

候我的舅舅一定會遠從高雄開車回我家附近的糖廠買冰,我家附近的糖廠就是前陣子有名的糖果文

化節--蕭隴文化園區,蕭隴是我家鄉的古地名。對於這名子我總覺得比(佳里)好多了,感覺這裡醞釀

了許多文學家,哈哈~~就是一個幻想。當然在花蓮我也感受到糖廠的冰,不過卻沒有像西部的枝仔

冰卻是迎合大眾的冰淇淋,35元可以吃到大大兩球的冰淇淋,還有那香味濃郁的餅皮,讚啦~~



光復糖廠的日式民宿

離開花蓮就一路沿著台9線到宜蘭,每次到東部都是搭火車,因為這次的旅行,搭上大哥的超強自強

號讓我沿途享受山與海的美景,看著陽光灑落在山頭,山嵐輕輕飄過我們的眼前,一路上的台九線

就是如此的美好,終於也在駛進雪山隧道前月兒跑出來跟我們說哈囉!只能說這幾天裡月兒一直跟我

們玩捉迷藏,終於在我們回家前讓我們找著了她,感謝一路上有小sandy、karen和她老公,當然還

有他熱情的家人,讓我在台東行畫下完美句點。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大學畢業西元哪一年
  • 請輸入密碼:

在巴黎的第二天我們就是在共和廣場附近,誤闖進了PICASSO的世界,

迷路的途中看了手上的地圖,只覺得自身所在的環境有一股特別的氛圍,

在小巷中卻不似在蒙馬特區髒亂且吵雜,而顯得悠閒與寧靜,週遭的商

家剛巧也在午休,忽然乍現前往PICASSO美術館的標誌,就這醬來到在

巴黎裡收藏許多PICASSO作品的美術館,這裡並非是PICASSO曾居住的

地方,而是他過世後將眾多的作品送給巴黎政府,而巴黎政府花了6年時

間整理完畢,同時也決定在巴黎設立一間新的美術館,於是將美術館前身

的鹽館設為PICASSO美術館,於是在西元1983年由設計師羅蘭德‧西姆

納所設計完畢,在這裡共收藏了203幅油畫、191雕刻作品、3000幅素描

和版畫、浮雕、陶瓷等作品, 其實這都僅是PICASSO一小部分的作品,

在西班牙聽說也有豐富的收藏量。

       其實在你進入這宅院之後,你也不用著急的進去欣賞作品,記得我們

第一次到這裡時隨意的坐在庭院裡的椅子上享用我們的午餐,順便看了一

下周遭的建築,除了庭院綠色大門和建築是格外不同外,這裡還有一件特

別的雕塑,就是再進門右手邊二樓你會見到一件似人面獸身像的作品,如

果你是從左邊方向進門老實說你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因為你會直覺的就

進如美術館裡,美術館的售票處以及商品販賣都在進門右手邊處,那是一

個商品類型很多樣的商店,我在那也敗了不少摳摳。


進門的綠色大門


位在二樓的人面獸身像



PICASSO美術館的法文版及英文版簡介,左邊是2樓的眺望照


簡介中清楚將美術館裡的展示空間用透視圖展露出來

在這裡有4層樓的展示區塊,地上三層以及地下一樓,在這裡逛你可能也要

一大半天還看完作品,我們總共花了3天的時間才看完所有的作品,當然每

一次都是想到在繞過去,在巴黎你可以看到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每天不能

僅看一種類型的藝術作品,原因是容易最後變成走馬看花,所以要交叉欣賞

不一樣的藝術創作,這僅是個人心得啦!其實你沒進去美術館在巴黎街頭無形

終究是在欣賞藝術,到了教堂你就可以欣賞到中世紀的雕刻壁畫,到了羅浮

宮就是變成藝術史大回顧,到了龐畢度你就迅速的來到20世紀之後的前衛藝

術,這巴黎天天可以受到藝術的洗滌。


帥帥的PICASSO先生,個人甚愛身穿橫條紋的畢先生,但這也粉帥啦!

其實在現在的時代中,沒有人不認識PICASSO,自1881~1973長久的生命歷程,

92歲的生涯中經歷過多少美麗年華,當然還有他頗為盛名的情史,或許他就是

藝術史上的的一個特例,在20世紀的現代藝術裡,畢卡索是位改革者,那具有豐

富想像力的作品,經歷過多重風格的洗滌,感受到藝術創作在他的生命成就的蛻

變的過程。

在1889年來到巴黎的他,已經經過寫實時期的他,在巴黎發展出更具有代表性的

藝術創作,因朋友過世而開始進入藍色時期,遇到他的情人費爾南德開始展開粉紅

色時期,在蒙馬特創作的《亞維儂的姑娘》開始進入立體派時期,其中包含了分析立

體派以及綜合立體派的獨特見解,甚至後期的新古典、超現實...等,便可看到他一

生藝術成就。 


總是對藝術創作充滿熱誠的畢先生


PICASSO的愛人瑪麗‧泰雷茲

PICASSo創作許多瑪麗的作品,一生有7個愛人,其中除了他的愛人外,還有他的女兒,

僅知道PICASSO共有兩次婚姻育有兩男兩女,從第一位紅粉知己費爾南代‧奧莉維爾開始

、瑪塞爾‧漢伯特(伊娃)、奧爾加‧柯克洛娃、瑪麗‧泰雷茲、佛朗索瓦斯‧吉洛、以

及最後一任妻子賈桂琳‧羅克,一生的情史不斷、感情世界豐富!我實在搞不清楚作品

中的人物誰是誰囉!就請原諒我的學問淺薄,不過看了PICASSO的作品中,可以清楚看

到他對女人的細膩,雖然花心了點,看是他卻細膩捕捉到女人的各式神態,不論是他的

油畫、雕塑、或是素描,可以從中了解他嘗試與作品對話,刻畫的筆處是如此大膽。



各式媒材中的女人,包含各種版畫、素描,及雕塑

個人也很喜歡畢先生的版畫,其中他的版畫以橡膠板最為我愛,

大膽的線條加上鮮明的色彩,強烈襯托出他對繪畫的敏感度。



左邊是銅雕的作品;右邊是石膏皆可以看見他的獨特風格



《正在梳妝的女人》


這是畢卡索PICASSO開始將報紙、壁紙、色紙,與現實的實物直接貼在

畫面創作,利用拼貼的技法讓畫面更明快,裝飾性比較濃,是屬於綜合

立體派的一件代表作,另外還有一件是在美術史書上常見的《藤椅上的靜物》

在巴黎也可以見到這件作品,老實說乍看之下是有點會混淆視覺,PICASSO

將藤椅照片表貼在畫布上,其旁邊在黏貼上真實的粗麻繩,最後用油彩

在其畫面上作畫,如看圖片乍看之下還真以為他是畫在藤椅上。


立體拼貼的《公羊》

PICASSO創作了許多青銅雕塑作品、還有陶藝作品,甚至還拿身邊現成材料來創作。

作品「山羊」的胃就用籃子填充,兩個陶杯當下垂的乳房,樹枝當角和鬍子,舊罐頭

當胸部,只能說他將廢物利用,化腐朽為神奇,充滿神奇的想像力。



這是兩件用鐵雕出來的作品,是不是感覺很像是用白紙折出來的立體作品,

見到這些作品時讓我覺得畢先生真的越來越神了,不過心理看到左邊那件作

品時,心裡在os說:畢先生也吃過台灣的乖乖嗎?要不然這件作品怎那像乖乖

裡的卡通人物,呵呵~或是是因為我太愛乖乖才會直接有所聯想吧!

其實畢先生晚年的作品也越來越具有童趣,誠如他自己所說的,窮其一輩子

追求到如孩童般純真的筆法境界。

座落在歐洲各處的PICASSO居處

PICASSO去世前都還在努力創作,或許92歲的高齡,對一個創作者

而言是上天的恩賜。或許也是因PICASSO永遠努力不斷的在求新求變

,以及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帶給世人無數多元的觀察空間與想像力,

,這也是令我們所敬佩的地方!

因為誤闖而闖入了PICASSO的世界,才能讓我們在巴黎的日子也能如此

精采,其實PICASSO的蹤跡散佈在巴黎的各個角落,在某處都可以想起

他與藝術家彼此論談的場景,有機會也可以去借一下前陣子上映的《畢卡

索與莫迪里安尼》,看一下朋友眼中的PICASSO,或許你對他又有另一番

的認識;或是也可以看一下幾年前的《狂愛走一回》PICASSO的傳記電影,

至於好壞就交給各位看倌囉!


畢卡索美術館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市區可以看見的大型回收筒

在巴黎看到的清潔車或是清潔員,都是綠色系。

台灣是郵差是綠色系,垃圾清潔員是黃色,在這裡剛剛好都相反。

而且這種大型的回收筒在路上還真明顯,感覺就有個綠巨人霸佔了人行道。

和另一個銀色巨人(行動廁所)不相上下。

前往聖心堂路上遇見的行動廁所,在巴黎我曾經上過一次之後,

再也不願意進去了,寧願花錢上廁所
,在我們去巴黎的時候,

巴黎政府通過一個法案就是路邊的行動廁所不用再付費囉!

不知是否如此更覺得它變成流浪漢的專用,裡頭總是髒兮兮,

其實在巴黎我們寧願選擇去美術館或是去餐廳時趕快方便一下,

本來餐廳的廁所都是要有消費才能使用,但還好我們都有乖乖的

付費使用,就算有密碼也不怕囉!


通往聖心堂的路上必要經過一段長階梯的樓梯

在我們居住的地方雖也是蒙馬特,但僅能算是山腳下囉!

每天回家的時候,偶爾抬頭還可以見到聖心堂潔白的屋頂。

位在蒙馬特R.Cortot路上的蒙馬特美術館(Musee De Montmartre )

蒙馬特美術館是在聖心堂的後方,穿越過玲瑯滿目的商店街之後,

才能找到位在寧靜小路裡的蒙馬特美術館。

蒙馬特美術館是一棟17世紀作家拉羅斯(Claude de la Rose)的住宅,

19世紀之後被給成藝術家的工作室,這裡曾經駐足許多蒙馬特的畫

家,而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的母親瓦拉東(Valadon, Suzanme)

就是這些畫家的模特兒,而他本身也是位畫家。

如果說蒙馬特的代表人物會讓你聯想到誰,我想大家應該會說是羅克列克吧!

他的代表作品紅磨坊的舞孃們已經深深刻畫在我的腦海裡,而你到蒙馬特一

定會見到許多羅克列科畫像的相關物品。


蒙馬特美術館美術館的幽靜庭院,這裡有一件代表作就是雷諾瓦的

「鞦韆」,此場景就是在這美麗的庭院所描繪。


玫瑰屋(Maison Rose)

現在是一間兩層樓的咖啡餐廳,因畫家尤特里羅的出沒而成名,據說

曾經也是畢卡索最愛流連的咖啡館。似乎在巴黎許多角落可以看到畫

家的蹤跡。


歌手DALIDA故居前紀念雕像,其旁邊的廣場被命名為LA PLACE DE DALIDA

Dalida (原名為Yolanda Gigliotti),1933年1月出生於開羅,父母是從意

大利到埃及的移民,父親是劇院裡的小提琴手。1956年,Dalida 終於被

製作人發現,一曲《Bambino》红遍了整個巴黎和全法國。

在1987年5月2日的長夜,Dalida服用大量的安眠藥,决定永遠睡去,

身後留下一句話: “生命已是如此不堪忍受,原諒我吧…

(La vie m'est insupportable, pardonnez-moi)。”


DALIDA 1958年演出情景



雕像旁就有一個DALIDA PLACE的標誌

從旁邊的階梯上去就是有名的霧巷,這裡有一間有名的霧堡。

霧巷的路牌

通過綠蔭的小巷以及籬笆,就是有名的霧堡,早期雷諾瓦在這裡附近

居住,而住家對面就是霧堡,而霧堡是在1772年所建立,相較19世紀

時這一區曾是貧民窟更顯得引人注目。


傳說中在蒙馬特殉教後,提著自己的頭顱往巴黎北郊走的聖丹尼雕像

聖丹尼雕像位在R.Girardon路,就在DALIDA雕像附近。在西元250年左右,

巴黎的第一位主教聖丹尼(Saint Denis)在西堤島遭到火刑之後,便在蒙馬特

被斬首示眾,而聖丹尼便提起自己提著自己的頭顱往巴黎北郊走,直到現在

巴黎北郊的聖丹尼這地方才停止,而聖丹尼這地方也有一個聖丹尼教堂,位

在巴黎13號線末站不遠處。



巴黎的公園是禁止小狗進入的,所以你會發現許多公園裡都會有小矮門,

剛開始我們還不知道如何開門時,都被拒絕在外,僅能在公園外邊觀看。

聖丹尼公園距離美術館不遠地方處,就是電影巴黎我愛你一開始,

18區的愛情故事,男主角穿越一條寧靜準備尋找停車位的地方的轉

彎處。其實蒙馬特並不像電影中需要如此搶車位。整個步伐更是緩

慢連悠閒的公園裡也見不到多人,其實大家都還是集中在熱鬧的聖

心堂周遭,這附近僅剩下零星的一些遊客。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Gustave Moreau 美術館的外觀,是一棟4層樓的建築:

一樓門口是售票處及商品販賣部、二樓是畫家的居所

三樓、四樓是畫家的大畫室



Gustave Moreau  和她的夫人亞力山德琳

Moreau 非常愛她的夫人,他的夫人過世時,Moreau 把他夫人過去使用的

物品全部收集起來,並且擺放成她還沒有過世時的景象。

說到Moreau 對他熟悉的大概不多,連我也是,不過最有名的一件作品

「沙樂美」就典藏在羅浮宮。

 Gustave Moreau (1826~1898)是法國19世紀象徵主義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ㄧ

,出生於具有濃厚的文學意涵,早期受到同是法國畫家的
德拉克洛瓦以及

夏謝里奧(Chasseriau)的雙重影響,甚至在1857年前往義大利研習古典藝術。

 回法國初期因參展也證明漸趨成熟的個人風格及其高超地藝術才華。於是在

1869年之後專心發展他的藝術創作。同時他也是野獸派大師馬蒂斯和魯奧的

指導老師 。

摩侯美術館位於聖三一(Trinite)教堂附近,是座18世紀建築物,而這座美術館是

摩侯一生的家及工作的地方。到了晚年,摩侯為了擴建工作室,以便成為他未來

個人的美術館。他在1897年9月10日的遺囑裡寫下:「我遺囑我的家及我近50年

來的創作(繪畫、素描、水彩)和個人紀念物等等,作為個人美術館,就像生前典

藏在我家裡一樣...希望這些作品能永久保存而不被拆散,這將是我最大的願望。」

隔年4月18日,摩侯與世長辭,政府依他的遺願,很快的成立摩侯美術館來紀念一

代傑出藝術家。 (詳細資料可以查閱 歐洲藝術大師的家一書)

這座美術館是由亨利˙魯普(Henri Rupp)於1898~1899年所規劃,美術館共典藏其

摩侯一生的作品14000件,目前只約1200件油畫、水彩及5000件素描。

 
一座相當大方的圓形迴旋梯引向4樓展覽室。

3樓大畫室:畫室牆面幾乎掛了滿滿的大畫作
,許多的油畫都未完成,

應該是畫家到最後一直在進行的創作。

Moreau 發明的展示櫃

將每張作品陳列在展板上,觀者可依序拉出作品欣賞


4樓大畫廊:這裡分成兩間大小展覽室牆面幾乎掛了滿滿的畫作



Moreau 的手繪原稿

不管油畫、素描、水彩Moreau的作品有幾項特色就是:

1.大部分作品都未完成。

2.作品都以神話故事為題材。

3.畫面都相當繁複,且具離奇的神祕性。




《刺青的沙樂美》約1874年

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細膩的刻畫功夫,將薄紗上的衣紋描繪的淋漓盡致


其實在哪裡看到的作品,常會讓你搞不清楚哪一張是真正的完整作品。

而且許多作品的構圖都會相似,或是有許多都是草稿或是初稿,在那

也看到他的代表作「顯靈」的初稿。

 

《獨角獸》約 1887-88年
這件作品是參考中古世紀的美術所尋求的靈感,他曾說:他相信能

重振中世紀的象徵和主題,將可創造現代美術的新精神。

Moreau 擅長處理宗教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作品中充滿神秘感

及異國情調,並且在作品中常會出現獨角獸。




2樓居家紀念館

一上樓就是畫家生前的客廳,完整的沙發及眾多生前紀念品及珍藏物。




Moreau的書房

房間裡的物品都是
Moreau精心設計擺放,企圖敘述他內心生命

的發展過程。這裡的牆面上掛滿了許多水彩風景畫,在此房間中

可以看到他收藏許多的中國瓷器或是日本的一些工藝品。



 
Moreau收藏的各式彩釉以及陶器 ;右邊是房間展示圖

 
Moreau為了他的收藏品設計了各式的展示櫃

侯美術館網站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巴黎購買的電話卡,價值10歐元約400多塊台幣ㄛ!

說到這張電話卡的由來,我想是個啼笑皆非的過程吧!

我們到達巴黎的第一天從機場準備離開時,為了尋找可以前往巴黎市區的RER車站時,

在那裡尋尋覓覓就是找不到我們要搭乘的RER,等我們找到時,又遇到了難題,那就是

要如何購票呢?一段曲折的過程當中,我們兩個小女子想了許多方法,也試圖詢問服務員,

甚至我也鼓起勇氣去問了一個貌似台灣人的亞洲人,還好是台灣人,BUT~~他也不知道

,這時好友就說要不然打電話給房東好囉!還好身上有準備一些數值少的鈔票,買了這張

價值10歐元的電話卡,此時又遇到了另一個難題,雖然按書上的方法操作還是打不通,

後來也沒機會再打到電話,就這降原封不動的把它帶回來囉!

順便把搭車的故事講完,後來看到有外國人拿起他的信用卡來刷卡購票,才知道要如何

使用購買,因我們身上都沒有零錢,所以也天真的拿起信用卡來使用,後來才知道我們

的信用卡在那裡是行不通的,要用法國當地辦的信用卡才可以使用。身上也沒有零錢的

同時,在隱約的角落找到兌幣機才開始我們在巴黎的旅程。





右上角-18區蒙馬特的郵局,就在我們居住附近

中下- 是在工藝美術館附近的郵局就在聖馬丁大道上


巴黎的郵桶是黃色的喔!

所以在整理的設計上也很協調,幾乎都是黃藍搭配的設計。

在郵桶旁邊你也可以發現他們的細心,簡單的圖表上清晰解說郵件的

書寫方式,畢竟人在國外信件只要書寫錯誤有可能它就要到處流浪。

之前曾聽一位朋友的信件曾經到泰國流浪,最後又回到台灣,只原因

是國名簡寫被郵差看錯,就去了別的國家囉!


左邊是寄往巴黎在地的信件,右邊則是他地

郵局標誌上的飛鴿,利用了簡潔的圖像設計,似乎要傳達郵件可以迅速傳送到

對方的手裡。其實我很喜歡巴黎郵桶色彩,看過一些旅遊資料知道歐洲有國家

的郵桶也是黃色,相較台灣的紅綠搭配也是另一種不同的視覺效果。

在巴黎我僅寄過幾張明信片,除了在我家樓下的郵桶之外,再來就是在羅浮

宮的時候,寄回台灣的明信片的郵票要o.9歐(當時相當於38元台幣)。我的好友

呀!他來巴黎有一項要務就是要寫明信片給他的同學(是對
方拜託她的),第三天

他就認真的去尋找購買郵票的地方,寄了第一張明信片回去,據說是2星期後才

收到這張明信片。

在羅浮宮的郵局的時候,我們發生一件搞笑的事,就是我們去購買郵票的時候,

把我們身上的零錢全掏給了服務員,服務員還一直數錯錢,害我一直跟他講好久

,引起旁邊的側目時,他還好心的問我們想要哪一種郵票,在巴黎買郵票可選擇

的機會不多,所以有我們就認真的選起來。

哈哈~好玩的來囉!就是有一個人太認真,在每一張明信片上畫上許多小插畫,

老實說都粉可愛,收到的人一定會覺得粉貼心。在寄出之前一定要來個紀念照,

結果被郵局的眼尖服務員看到(是個中年人的男士),把每一張明信片都拿起來仔

細端詳,一副覺得不可思議的表情,我們倆一直在覺得粉尷尬,因為我們把法國

國旗的顏色順序搞混囉(是我搞錯的啦)!我的好友就這降把它畫在上去,我們心理

超怕他發現,不過他太投入,所以沒發現!可惜錯過沒跟他拍到照片,要不然可以

讓你們看一下這搞笑的先生。

所以有收到我們美美明信片的朋友們,要好好珍惜喔!我們可是認真在寫明信片喔!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簡體版的巴黎導遊手冊和法文版的法國地圖

這些都可以在巴黎的百貨公司或是一些觀光景點所取得,

說到簡體版就可以知道對岸在外國的勢利了。

不過老實說我去巴黎的那段時間裡,見到的觀光客幾乎

都是大陸人和日本人,托大陸政府的勢力,你可以看到

許多簡體版的導覽文件,多少對我們有一些的幫助。



巴黎博物館通行證

你可以買到3種不同天數的通行證,如果以你打算在巴黎待上幾天

你可以利用此卡好好規劃你的行程,在巴黎每個月的的第一個星期日

博物館、美術館是免錢的啦!所以你可以利用這天去逛許多零散的小

博物館,因為大博物館一定會有一堆人排隊,加上接上許多店面休

息;再來你可以利用美術館夜晚有開放的時間預設較多的時間去看

較多的作品。羅浮宮開放星期三晚上到9點、奧塞美術館開放星期四

到晚上9點,所以你可以利用這兩天的時間去逛較多的美術館。這樣

子你只要買6天份的博物館卡就可以暢行無阻囉!

  

這是我們在巴黎的時間所購買的4天份博物館卡,我總共買了2次,

卻幾乎逛遍了巴黎的博物館,其中也有幾家是要掏腰包付錢。

光奧塞美術館就逛了3次才看完大部分的作品,而羅浮宮我總共

進去看了5次,一待不是半天就是一大半天,而我的好友的更不

用說次數比我還多,你一定會懷疑我們怎有那多天可以可以進去,

因為我們趁著年輕辦了一張青年卡,先賣的關頭,後頭在跟大家

好好介紹這段故事。

博物館卡背後所填寫的日期是你開始使用當天的日期,使用期限

就是加上之後得天數,例如你購買日期是8月1日,所以你就可以

用到8月4日,如果這一天剛好是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那你當

然就吃虧囉!所以購買和使用前都要好好安排一下,才能自己花少

少但可以逛多多。


 

巴黎美術館的簡介資料



小小本子打開來,雙面印滿各家美術館的資訊以及相關網址,所以有些資料

都是我們到了當地資後再上網搜尋再前往參觀,其實我覺得巴黎政府真的有

心在規劃他們的觀光產業,努力經營屬於他們的文化古蹟。從參觀中就可以

了解他們的苦心,或許也是我們政府可以好好思考如何規劃我們文化資產。

而不是一天到晚想要剷除任何只要跟政黨色彩有關的文物,遠觀幾千年後

台灣還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資產嗎?或許會因政黨輪替樣樣鏟光光,哀~~




巴黎許多的美術館門票都是此樣,統一的規格上標示上美術館名,

參觀日期以及價錢,或許是為了環保吧!這樣可以減少紙張的浪費,

以及節省印刷成本,投入更的金錢在於文化的保存與管理,我想

這是我所認同的。在巴黎你看不到像台灣的美術館有精心設計的

DM或是學習單,或許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各有利弊。

重點是至少在巴黎的美術館殿堂裡,讓我真正見識到畫冊中的名作,

感受到藝術品所給予的震撼。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到巴黎的第二天,我和好友就開始要尋找我最想去的龐畢度藝術中心,結果不小心坐到

3號線上的工藝博物館站(Arts et Métiers)。兩個人還搞不清楚狀況時,已經被身旁的建

築物所迷惑。


國立工藝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工藝藝術博物館的建築縮影圖



國立工藝學校


博物館後方的教堂



座落工藝博物館廣場旁的18世紀修道院一景


工藝博物館是由18世紀修道院改建而成的博物館,看了一下資料介紹才知道裡頭擁有八萬

件科學及工業館藏,這座博物館成立於1794年,目的是做為「新穎實用的發明的收藏處」

,其中最著名的館藏是「傅科擺」(Foucault's pendulum)。法國物理學家傅科以這個

單擺證明了地球每24小時旋轉360度,他於1851年所做的示範,首次以非天文方式證明

了地球自轉。這件作品在萬神殿裡也有同樣的作品展出,而且還有詳盡的影片說明。就

在之後的萬神殿一遊再跟大家說明囉!

這座修道院的建築和大大消除腦海中對修道院的印象,修道院在我的腦海中總覺得是像小

磚瓦所建構而成,但它讓我反而覺得你是如此的小巧可愛,宛如像是坐落在小鄉村裡的某

個伯爵的住所,就像是穿著長靴的貓故事裡的情節。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地圖(資料來源:巴黎博物館卡網站)




聖馬丁大道上噴水口



聖馬丁門 是由德夏爾丹.勒翁格所等所製作

聖馬丁門是在1674年味了紀念擊退荷蘭、德國、西班牙三國同盟

而建造。

   
剛開始再巴黎的時候一直搞不清楚這裡,後來才知道這就是位在

聖馬丁大道跟聖馬丁路
的交叉口的聖馬丁門,而在它的另一端聖

德尼門,看了書上的說明才知道
聖德尼大道和聖馬丁大道
是同一

條路。其實再另一次的機會之下從另一邊又走到聖德尼門,這附近

是離蒙馬特以外另一個紅燈區,沿途會有許多漂亮女郎對妳拋媚眼,

這裡似乎也是許多成衣工廠的所在地,感覺有點像是五分舖性質,

有許多的批發店,不過以大人的居多。而先前所提的工藝美術館旁

聖馬丁路走你會看到許多是兒童服飾的批發店。

如果你沿著聖馬丁路往北走就會先遇到共和廣場,這是我

們所經過的地方
,再往北走就可以走到聖馬丁運河了, 這條路頗

長的,怪不得在這我已經昏頭轉向。



共和廣場( Place de la Republique )中間是屬於法蘭西共和國的象徵-瑪莉安

這個廣場是1854年由建築師奧斯曼所建,而中間的雕像是在1883

年所建立,是紀念1880年的共和國宣言,同時在那一年定法國國

慶日為7月14日。而銅像底座雕刻著1789年廢除封建制度到紀念日

等屬於法蘭西共和國的歷史文字。

        後來不小心又轉進巷子裡,被我找到畢卡索美術館,在這裡

解決了我們自己做的午餐(鮪魚吐司)。後來就在我們搞不清方向

之下走到了巴士底廣場,最後還去龐畢度藝術中心,如果你看了

地圖你就知道我們第二天走了多少路,算算當天走的時間總共有

12小時,我想一趟旅行回來我最感謝的是我的雙腳吧!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左邊是在champion買的杏仁核果餅,只能說超好吃的,回國的時候買了幾包回鄉收買一下鄉親,

他不像台灣的杏仁餅乾讓人容易膩,餅乾裡除了杏仁核果外裡頭加了點巧克力,吃完之後會想再

接一口。

右邊的餅乾是後來一直常吃的裹腹餅乾,有時吃膩了麵包,肚子還沒抗議之前會吃點餅乾裹腹,

右上方的餅乾可以在champion買到一系列的零食和果醬,但是果醬並沒有得我們緣,因為還有

其他更好的選擇。而右下的
Mere Poulard (聖米歇爾山)的奶奶牌餅乾也是我們超愛的,其實

它真正名子叫做普拉媽媽
La Mere Poulard,是在台灣的超市好像也有類似的餅乾,上頭的

標誌就真的是聖米歇爾山的圖樣。他的造型有點像是馬德蓮麵包,他的奶油味超濃厚又紮實

,它的成分是由麵粉、糖、奶油及蛋所製成的餅乾,味道會在唇齒間留香許久。





早餐就是要來個混搭,有時就會吃個玉米濃湯加吐司,法國有個超好吃的餅乾LU

在台灣的一些超級市場是可以看到他的,不過口味就是少了些,LU是法國粉大品牌

的餅乾廠,所以你只要去超市就會看到一整櫃的LU,而我們除了愛好他的餅乾之外,

也粉愛他們的吐司,紮實的麵包裡妳可以吃到小麥的顆粒,除了一般口味的吐司,你

也可以買到巧克力餐包...等。呼~~害我已經想去某"微"超市購買,其實你也可以在博客

來買到喔!呵呵~




哈哈~還是放上我貪吃的照片,其實是我想講的一間店,就是後面的天使冰淇淋

Amorino,他是義大利品牌的冰淇淋,好幾次都想進去敗家,但是都壓抑自己的

貪吃慾望,其實巴黎最有名的冰淇淋店除了此家之外,就屬聖路易島上赫赫有名的

Berthillon,不過呢?因為我們沒機會走到聖路易島上去,所以還是錯失了這家名店

,不過還是有一家超市的冰淇淋滿足了我慾望。

在Amorino旁一家有名的外文書店塔森TASCHEN,在台灣有許多外文書都是翻譯

此家的畫冊,在這裡我也買了許多畫冊,價錢都很划算。在巴黎的日子老實說克制許多

食慾。所以更別說進去那米奇林的頂級餐廳,甚至路邊的咖啡廳也沒有進去好好享受。

在巴黎晃遊就確實的履行流浪者的義務,偶爾也會食言,在別的地方大大敗家囉!!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在巴黎,大部分的午餐我們選擇三明治(
sandwich),幾乎每兩步就有一家的麵包糕餅店,

而且在櫥窗就可以了解每一樣物品的價錢。甚至旅遊景點附近也都有小攤子在賣三明治,通

常價錢都在3~3.5歐之間,對於一個不會講法文的我而言是最方便不過的,可以清楚知道自

己需付多少錢。由於三明治都已經做好擺著,所以馬上可以帶走,非常方便。

         而法式三明治其實就是把棍子麵包切開來,加上配料像是生菜、蕃茄、黃芥茉醬、還有

水煮蛋切片,可以選擇的是雞肉、起士、火腿、熱狗或是鮪魚,我最喜歡吃鮪魚口味的,或

許是為了每天可以好方便吧!在巴黎雖然喝了粉多水,但是就是水果吃的粉少,巴黎的水果少

又貴,我們最長吃的水果就是番茄,偶爾還可以吃到水蜜桃,不過就是沒台灣那好吃就是囉!

每一份的三明治就跟
subway的三明治再大一些,夾滿各式配料,真得還蠻飽足的。我們吃午餐

的時間差不多是法國時間的3點,因為早餐吃的晚,所以一切的飲食時間會延後,吃晚餐的時

間就差不多是晚上9點囉!其實這應該算是早的囉!法國的超市7點打烊,所以我們都必須趕在7點

以前去採買晚餐或是隔天的食物。


好友買的芝麻棍子麵包

早餐時,我們會前一天買的麵包配上我們帶去的阿華田一起享用

後來發現另一種好吃的方法,就是配上英國伯爵茶,好友在法國買到

焦糖茶就會加上牛奶,嘿嘿就變成了焦糖奶茶。

如果你有喝過立頓先前出的焦糖奶茶,就是比較不甜的口味囉!


這是巴黎市政廳旁的PAUL


春天百貨前的PAUL,燈光夠美吧!



麵包店裏為了方便客人可以立即享受,都會設可站立的臺桌,

你就可以在店裡嗑起麵包來。

PAUL麵包店是法國最古老的麵包店之一,起源於1889年,其實也接近巴黎的美好年代,

雖然它是法國有名的連鎖麵包店,具有百年歷史的Paul因它的品質和典雅,深得我喜愛。

我喜歡
PAUL
黑色的店面裝潢,很有紳士的味道。連他的網頁設計極簡中帶點奢華。

,我一直很欣賞法國人對藝術的追求,一個麵包店裡的燈光與布置也被塑造成藝術品的

感覺。第一次吃PAUL是在巴黎藝術大學旁的巷子裡,接近聖傑曼大道,小路裡林林總總

的餐館店,第一吸引我的就是他們的麵包(不過也不是家家都那麼好吃的喔!)。因此在巴黎

的晃遊日子的午餐就靠它囉!


右上一;左下是我們自己煮的家常菜
右下:切片的棍子麵包(超市牌,品質果然沒保障,隔夜麵包就會硬梆梆)
             加上超鹹的大熱狗,現在還在思考隔壁鄰居怎有辦法一天吃掉一包
             熱狗(12根ㄟ)。

巴黎少不了還是充斥著速食文化,畢竟每年如此多的觀光客,並非大家

都可接受法國餐廳悠閒的用餐,除了不惶多讓的M牌速食店,我們也愛

QUICK,,這是屬於法國人的連鎖速食店,而且我也覺得它比M牌好吃

多了。第一次吃到的時候是再我們到巴黎的第一天午餐,房東帶我們去

Les Halles吃到,超喜歡它的沾醬包,除了番茄醬外,另外還會有一種類

似白醬的沾料,而且他們的食材真的超有誠意的。所以在巴黎吃過了3次

,另外2次分別在盧森堡公園和萬神殿交叉路口,路口就有一個優美的噴

水池,真令人賞心悅目;另一次就是在巴士底廣場週遭的小吃街。

         晚餐時間我們就會去我家附近的超市
CHAMPION、ED購物,看了一下資料

才知道他是屬於家樂福集團的超市,在法國得超市也是林林總總,屬最高

級的就是拉法爺百貨男裝部門的二樓,佔地面積是不容你小看的。你想

的到的高級食材,呼~只要你有摳摳,啥都買的到喔!
        
         每次晚上我們都會到超市購買,到超市買東西是一種考驗喔!尤其是

在購買蔬菜的時候,
進入生鮮蔬果區,會看到各式生鮮蔬果分類堆放,上

有牌子書寫其品名及單價--然而因為是法文,我原本就不認識的蔬菜法文,

只能大概知道是何種菜類,不過我知道我們最常買的蔬菜就是萵苣、蕃茄,

蔬果櫃旁另置塑膠袋數捲,供顧客自行裝蔬果用。裝袋完後到秤重機去算錢。

老實說,對我們而且,實在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超市內各式蔬果起碼

有好幾種,光一種蔬菜就有許多掛牌,秤重前還要在密密麻麻如地鐵圖般的

小圖中找到自己買的蔬果代碼時,也是很花時間的!好幾次都跟我好友一直

在櫃檯和賣區奔波,我想超市裡的店員短時間內都認識我們囉!

接下來我最常買的就是優格囉!冷藏櫃中一樣有幾十種吃也吃不完,每次都

是買一打,一打就有16杯裝,價錢也是粉划算,平均一杯大概台幣10元左右,

裡頭有好幾種口味,就變成了我們的飯後甜點,或是早餐囉,真是令人懷念!

 

 

sandy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